发布于2025-03-30 有5人阅读
徽州匠人手中的刻刀在木石间游走,刻下的不仅是花鸟虫鱼的纹样。承志堂门楼上"百子闹元宵"的砖雕群像,暗含着人丁兴旺的祈愿;卢村木雕楼里层叠的万字纹,实则是家族财富的密码图谱;宏村承志堂的冬瓜梁上,用透雕技法刻出七层纹样,每一层都在诉说着徽商行走四方的艰辛——外层的渔樵耕读是示人的雅致,内里的摇钱树与元宝纹才是真实的生存渴望。
这些镌刻在建筑上的纹样,构成了徽州人的精神图腾。西递大夫第门罩上"商"字形的砖雕,既是对商贾身份的隐秘彰显,又是对"士农工商"传统秩序的微妙抗争。当月光穿过漏窗洒在青石板上,那些被时光磨亮的纹路,仍在讲述着明清徽商"以贾代耕"的生存突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