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递景区

古老村庄的消防文化

发布于2020-08-252474人阅读

      西递村数百幢连片的古民居全是木质结构,村中只有三条小溪,遇上天干地旱非常缺水。自古以来,西递人就有了较高的消防意识,并从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。一是采用编顺口溜的办法向后代传播有关防火的民间谚语,诸如:楼上不放柴草,左邻右舍都好;父老乡亲,火烛小心;宁可缺吃少穿,不能失火烧光;灶前穷,水缸富,不失火,不会哭等等。二是村庄选址依山傍水,枕山环水,村庄布局安排和山水田园路的天然地形和生态环境巧妙结合在一起,力求做到民居和人,人和环境的完美统一,即通常所说的“天人合一”。三是认识自然,融入自然并改造自然。村中民居内挖口水井,几家共用。

     有些宅院甚至挖有两三口以上水井,房子内还设有大水池、储水缸,村庄周围挖有大小不同的水塘、石沼、沟渠,既能确保灌溉、蓄用,还能提供消防之用。四是古居民无论是五开间,三开间还是单进,多进厅堂的建筑物,除了木结构不外露,房屋框架相互独立外,都在封火墙的作用下形成围绕天井的许多小空间为基本单元,即是每一基本单元不慎发生火灾也不致于殃及全宅,株连邻舍,更不会大面积蔓延他处。五是专人打更,防患未然。西递村古时曾建有打更楼,但早已房倒人走,直到前年村中才恢复打更制度,确定了专人负责上下半夜两次打更,配以鸣锣,告诫村民注意火烛,实为必要。